新闻动态

葛继稳教授团队在湿地碳通量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 2024-08-30 10:02:51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通讯员杨涛  编辑耿婧)近日,葛继稳教授湿地碳汇课题组在TOP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在线发表“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fluxes in the growing and non-growing season in the Dajiuhu subtropical peatland: A five-year measurement using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基于五年长时间序列数据揭示大九湖泥炭湿生长季与非生长季二氧化碳和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遊雅堂 初回入金ボーナス2021级博士生刘紫薇为论文第一作者,葛继稳教授为通讯作者。

泥炭湿地具有丰富的陆地碳库,是CO2和CH4进行地气交换的活跃场所。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碳动态的持续变化强调了阐明碳通量与气象参数之间联系的必要性,但目前基于长时间序列,针对亚热带地区泥炭湿地的相关研究欠缺,特别是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尺度上。本论文基于涡动相关方差技术对大九湖亚热带泥炭地5年CH4、CO2通量及其调控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图1 CH4、CO2通量和相关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图2 生长季与非生长季CH4、CO2通量调控路径

结果表明:(1)大九湖泥炭湿地是CO2的源,CH4的汇,整体行使碳汇功能。(2)生长季呈现更显著的CO2吸收和CH4排放效率。(3)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s)、气温(Ta)和土壤含水率(SWC)是调节大九湖泥炭湿地CO2吸收和CH4通量的主要因子。(图1)生长季PAR是CO2主要影响因子,非生长季Ts成为影响大九湖泥炭湿地CO2通量的主要因素;CH4通量在两个季节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PAR和Ts。(图2)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大九湖亚热带泥炭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同样为亚热带天然泥炭湿地的碳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

Ziwei Liu, Jiwen Ge*, Shiyu Yang, Xue Li, Jing Xiong, Aoxiang Zheng.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fluxes in the growing and non-growing season in the Dajiuhu subtropical peatland: A five-year measurement using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24, 355, 110135.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971490)和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EL-202208)的支持。

上一篇:杜尧研究员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