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员 索南看卓、贾文茜 编辑 张学海)2017年7月28日,为推进武汉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提升有关部门和机构参与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遊雅堂 初回入金ボーナス和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武汉市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培训研讨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池少华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遊雅堂 初回入金ボーナス院长马腾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处副处长张宇丞先生和中国气象局科技司气候变化处长袁佳双女士出席会议开幕式。市各市直属部门、各区发改委、科研院校、以及金融机构等各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田雁处长主持了会议。
池少华副主任和马腾院长先后致辞。他们指出,开展武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城市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脆弱性评估、编制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和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武汉市适应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综合能力,减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气候及其灾害损失,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张宇丞副处长介绍了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背景和安排,提到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日趋凸显,而不同类型城市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应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分类指导,针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典型城市的突出问题,通过试点示范,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袁佳双处长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政策和行动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当前气候变化影响和最弱性评估及其适应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遊雅堂 初回入金ボーナス大气科学系教授任国玉先生就面向城市气候变化适应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做了精彩讲座报告。他介绍了城市气候变化的相关概念,以及近年来针对我国特大城市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成因、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武汉城市气候变化适应工作,提出了目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别强调了城市气候和极端气候变化受到多重时空尺度复杂驱动因子的综合影响,这将给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带来巨大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徐一剑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许吟隆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王银堂教授、世界银行环境咨询专家石拓先生、莫特麦克唐纳环境咨询专家张忻晨女士、奥雅纳(ARUP)基础设施副总工程师赵志勇先生、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怀清先生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分别以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城市洪涝防治问题讨论与对策建议,提高城市韧性:可供中国借鉴的全球经验,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价和适应力建设-莫特麦克唐纳案例和经验分享,气候灾害与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工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案例研究,推进四水共治、实现人水和谐、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为主题,在培训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授课。